乱世枭皇:柴荣
乱世枭皇:柴荣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乱世枭皇:柴荣 > 第56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三十

第56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三十

加入书架
书名:
乱世枭皇:柴荣
作者:
奋斗地二头
本章字数:
8414
更新时间:
2024-11-21

周世宗第三次亲征三

1月10日清晨,天际刚泛起鱼肚白,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穿梭在空旷的街道上,卷起层层枯叶,发出沙沙的响声,却似乎无法穿透那重重宫墙,阻挡住行宫内悄然弥漫的一抹温馨与坚定。郭廷谓,这位久经沙场、战功赫赫的将领,身披厚重的铠甲,上面还挂着昨夜未化的晨霜,每一步都踏出了沉稳与决绝。他的眼神中既有对严寒的不屑,也有对战事紧迫的深刻忧虑,但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渴望与不屈的意志。

金碧辉煌的大殿在晨光中更显庄严,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出周世宗柴荣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,他身着龙袍,端坐于御座之上,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英气与深沉的思虑。见郭廷谓步入殿内,世宗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忧虑交织的情绪。他缓缓起身,迎上前去,用他那温暖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宁静:“郭爱卿,见你神色,朕已知前线之事非同小可。然我后周将士,向来以勇武著称,你更是其中翘楚,朕深信你能化险为夷。”

言罢,世宗亲自为郭廷谓拂去肩头的霜雪,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了对这位老将的关怀与信任。他继续说道:“此番命你率领旧部,不仅是要收复失地,更是要重振我后周军威,让天下人皆知,我中原儿郎,无惧风霜,勇于担当。天长县之战,乃是对你及你麾下将士的一次重大考验,但朕相信,你们定能不负众望,凯旋而归。”

郭廷谓闻言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豪情,他单膝跪地,双手抱拳,声音坚定有力:“臣郭廷谓,定当竭尽所能,不负陛下厚望!誓以热血洒疆场,誓将天长县纳入我后周版图,以报陛下知遇之恩!”

大殿内,君臣二人的对话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,点燃了所有人的心,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,将是一场波澜壮阔、改写历史的战役。

与此同时,铁骑左厢都指挥使武守琦,这位久经沙场的勇士,在月黑风高的夜晚,悄然接过了世宗亲笔密令,那墨色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决绝,更是对胜利的渴望。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,关乎国家兴亡,于是迅速集结麾下数百精锐骑兵,这些士兵皆是身经百战,眼神中闪烁着不屈与忠诚。随着一声低沉的号角,他们如同离弦之箭,踏破夜色,直奔扬州而去。马蹄声轰鸣,如同雷鸣般震天动地,卷起一阵阵狂风,将沿途的尘土高高扬起,遮天蔽日,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黑色风暴。

而扬州城内,气氛却截然相反。南唐的官员们面对后周大军如潮水般涌来的压力,竟未能展现出应有的勇气与智慧,反而做出了令人震惊的极端决定。他们错误地认为,通过焚毁城内的一切,可以减缓敌军的进攻步伐,却不知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。一时间,火光四起,熊熊烈焰吞噬了昔日的繁华街巷,一座座精致的楼阁、朴素的民居在火光中化为灰烬,黑烟滚滚,直冲云霄,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,将夜空染成了不祥的血红色。

城中百姓,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,惊慌失措,绝望之情溢于言表。他们纷纷携家带口,踏上南迁之路,希望能在这片乱世中寻得一线生机。然而,逃亡之路何其艰难,许多人在途中便因疾病、饥饿或是战乱而倒下,再也没能起来。而那些未能及时逃离的,或是老弱病残,或是因故滞留,只能无助地留在城中,面对着冰冷的寒风与未知的恐惧。他们的眼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采,只剩下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等待着那似乎永远不会到来的黎明。

1月13日,寒风凛冽,武守琦踏着沉重的步伐,心中满是对扬州城满目疮痍的悲痛与愤慨。他仔细梳理了连日来亲眼目睹的惨状——街道两旁,断壁残垣诉说着战火的无情;百姓流离失所,眼中满是对未来的绝望与无助。夜幕降临,武守琦提笔蘸墨,将这一切详尽而深刻地记录于纸上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局势的深切忧虑与对国家的忠诚。随后,他快马加鞭,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呈送至京城,亲手交给了正为边疆战事焦头烂额的周世宗柴荣。

世宗柴荣阅罢奏报,面色凝重,眼中闪过一抹决绝。他深知,泰州作为战略要地,其防御的空虚不仅是对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,更是敌人趁虚而入的绝佳机会。没有丝毫犹豫,世宗当机立断,迅速召集朝中重臣,商讨对策。他亲自部署,调集精锐部队,任命得力将领,誓要夺回泰州,稳固边疆防线。

命令如疾风骤雨般下达至各地军营,将士们闻讯而动,士气高昂。他们披星戴月,日夜兼程,只为早日抵达泰州,解救那里的百姓于水火之中。仅仅三日之后,即1月16日的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照耀在泰州城头时,后周的旗帜已赫然升起,随风飘扬。这标志着泰州城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争夺后,终于易主,重新回到了后周的怀抱。城中百姓欢呼雀跃,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,而周世宗柴荣的英明决策与将士们的英勇奋战,也再次被传为佳话,激励着每一个人为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而努力奋斗。

随着冬日的寒风逐渐凛冽,时间悄然流转至了农历一月二十五日,这一天,在后周的都城之内,气氛凝重而庄严。晨曦初破,朝霞映照着金碧辉煌的宫殿,一场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重大决策,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与激烈讨论后,终于尘埃落定。皇帝御笔一挥,宣布了匡国军的正式废除,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过去军事部署的一次重大调整,更是后周政权在军事体系与行政架构上迈出的又一步深刻变革。匡国军的撤销,意味着权力结构的进一步优化,资源的重新整合,以及战略重心的可能转移,预示着后周在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中,将拥有更加灵活多变的应对策略和更为坚实的统治基础。

与此同时,在南方的南唐国境,同样是这个月内,一场旨在重振国威、激发民心的政治举措悄然展开。南唐君主宣布改元“中兴”,这个充满希望的年号,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,穿透了阴霾,照亮了臣民的心房。改元之举,不仅是对过往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反思,更是对未来复兴之路的坚定宣誓。南唐君臣上下,皆以此为契机,力图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、经济恢复与文化复兴的措施,重燃国民心中的希望之火,共同抵御外患,恢复往昔的繁荣与强盛。街头巷尾,百姓们议论纷纷,对“中兴”之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,整个南唐社会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凝聚,共同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
1月27日,天际初露曙光之时,捷报如同春风般穿越千山万水,迅速在后周的每一个角落传扬开来。右龙武将军王汉璋,这位久经沙场的勇士,以其非凡的智谋与勇武,亲自执笔飞书,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,宣告了海州这座战略要地已被我军成功攻克。消息如同石破天惊,瞬间点燃了后周上下所有臣民的心火,从朝堂之上到市井之间,无不沉浸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海洋之中。人们相互传颂着王将军的英勇事迹,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希望。

紧接着,仅仅两日之后,即1月29日,后周朝廷再次做出重要人事调整,以彰显其对于巩固新胜果实、稳定边疆局势的坚定决心。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,一位以忠诚与勇猛著称的将领,被委以重任,擢升为扬州军府知府。这一任命,不仅是对韩令坤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,更是后周朝廷对扬州这一新占之地未来发展的重要布局。韩令坤深知责任重大,他带着朝廷的厚望与民众的期盼,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扬州的征途,誓将以铁腕与智慧,稳定地方秩序,促进民生恢复,同时加强军事防御,确保新占之地不再有失,为后周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。此举不仅彰显了后周朝廷的远见卓识,也预示着在后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,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
然而,周世宗柴荣的胸怀远非眼前的胜利所能局限,他的心中绘制着一幅波澜壮阔的版图,那是一片将淮河之畔的钢铁战舰化作长江之上的无敌舰队,直指南唐心脏,实现一统天下的壮志图景。他深知,这一壮举不仅是对军事力量的考验,更是对战略智慧与决心的极限挑战。

北神堰,这座横亘于征途之上的天堑,仿佛是大自然对雄心勃勃的周世宗设下的第一道考验。战舰在此受阻,如同巨龙被束缚于浅滩,进退维谷,士气亦不免受到影响。但世宗非但没有被困难吓倒,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克服万难的决心。他毅然决定亲临前线,亲自踏勘这片被世人视为不可逾越之地,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,用双眼洞察每一处细节,只为寻找那破局的关键。

在实地考察中,世宗发现了鹳水这一隐秘而关键的转折点,它虽远离主航道,却潜藏着直通南唐腹地的可能。然而,当勘探使者带着地形复杂、难以通行的消息归来时,满朝文武皆感忧虑,担心此举风险太大。世宗却以非凡的胆识和远见,力排众议,坚信只要人心齐,泰山移。

他亲自绘制蓝图,精心规划路线,不仅调集了军中的能工巧匠,更动员了楚州一带的百姓,将这场筑路工程视为全民共赴的壮举。世宗深知,只有军民一心,才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。他深入民间,与百姓同吃同住,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戴和全力支持。

在紧张而有序的施工中,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,都未能阻挡住人们前进的脚步。他们开山辟石,填沟架桥,用汗水和智慧在荒野中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。仅仅十余日的光景,一条宽敞平坦、足以让战舰通行的道路便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,仿佛是大自然也为之动容,让路于这位胸怀天下的帝王。

当晨曦初破晓,天际尚挂着几缕未散的夜色,数百艘巨型战舰,宛如海上巨兽,缓缓拨开薄雾,沿着长江的蜿蜒水道,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驶入这片古老的水域。它们的船身庞大,甲板坚固,帆影蔽日,每一艘都如同钢铁铸就的城堡,既威严又冷酷。阳光逐渐洒落,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,与战舰的阴影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画面,仿佛巨龙真的从深海中苏醒,穿梭于翻腾的波涛之间,搅动着整个江面的宁静。

南唐的百姓与将士们,初见此景,无不震惊失色,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恐惧与震撼。他们站在江边,望着那排山倒海般的战舰群,耳畔似乎回荡着低沉而有力的轰鸣,如同远古神祇的呼唤,让人心生敬畏。许多人误以为是天兵降临,是上天对南唐的惩罚或是某种预兆,脸上写满了惊愕与不安。一时间,长江之上,风声呼啸,似乎连风都带着不祥的预兆,鹤唳之声穿云裂石,即便是最细微的草木摇曳,也被赋予了戒备的意味,草木皆兵,人心惶惶。

这场由周世宗亲自策划并指挥的“神兵天降”,不仅仅是军事策略上的精妙布局,更是对敌人心理极限的一次精准打击。周世宗以其非凡的智慧与胆略,将战舰作为移动的堡垒,利用长江天险,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。他深知,在战场上,除了硬实力的比拼,还有心理战的重要性。通过这样一场震撼人心的入侵行动,他不仅削弱了南唐军民的士气,更在无形中为后周军队赢得了宝贵的先机。

此役之后,后周与南唐之间的战争格局悄然生变,周世宗的名字也因此被历史铭记,成为后世传颂的智勇双全之君。这场“神兵天降”,不仅为后周夺取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更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,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成为了军事策略与心理战术相结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