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玄策的表现确实很可以。
这种人的天赋是真的很强,学什么都比较快。
历史上,此人被派遣出使西域,能够在那种情况下,完成铭记史册的战绩。
也足以证明他的能力是绝对超过了大唐很多人。
只不过嘛。
陈平安没有想到的是王玄策竟然选择了将作监。
“同喜,同喜。”
“如今的将作监已经吸纳了不少人才,王玄策的表现也确实可以,不过,能不能进入研究院,还要看他的表现。”
陈平安对于这种人事的态度,看的比较淡然。
也算是给激动的田季降降温。
田季站定,先是行了一个叉手礼,这才回道:“少监说的对,王玄策的表现是这一批中的中上,在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,让我们这些人都非常满意。”
“此人是有大才,若是能够进入研究院,自当是极好的,若是不能进入研究院,若是愿意去科举,倒是也能治理一方。”
“甚至是出将入相呢。”
陈平安则是开口道:“嗯,我先见一见他吧。”
田季行叉手礼之后,退了出去。
不过一会儿。
田季把王玄策等表现优异的五个人,引进了雅间。
“你们在这里坐一会儿。”
“赵王片刻就过来,见一见你们。”
王玄策等人一听,激动不已。
终于要见到传闻中的赵王了吗?
以前只是远远地看着,如今总算是可以和赵王交流一二了。
有人说,赵王是大唐的智者。
也有人说,赵王乃是仙人子弟。
更有人说,赵王已经得到了仙人的真传,很有可能是仙人鲁班的弟子。
总之,外面对于赵王的身份那是众说纷纭。
而对于王玄策等人来说,赵王又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师,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。
他们就是赵王的忠实小迷弟。
不过一会儿。
陈平安走了进来。
众人一看,连忙起身。
“我等,见过赵王。”
陈平安道:“免礼,都坐吧。”
王玄策等人规规矩矩地坐着,心跳也都在加速,那种想要打量一下赵王,却又害怕自己的眼神唐突了赵王。
这种想看又不敢看的挣扎心理,似乎很少有过。
陈平安道:“都不必紧张,在这将作监,我们就是朋友,是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
“等你们在这里的时间长了就知道了。”
“在将作监,没有赵王,只有少监,只有一些想要研究、发明的少匠。”
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,我若是在将作监,你们可以随时来问。”
“也可以问别人,比如田少监、章少监等人。”
王玄策等人连忙点头回应。
陈平安又一个一个问着他们的情况,读了什么书,又对蒸汽机车等等有什么看法。
“王玄策,你呢?”
等到了王玄策这里,他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。
故此,等到陈平安示意的时候,他连忙挺了挺胸口,回道:“赵王,我以为这蒸汽机车乃是一个伟大的发明,就和那发电机一样。”
“如此高明的手艺,就好像不是人间所有,却又出现在了人间。”
“我初次见到的时候,惊为天人,就已经下定决心,此生一定要学会这种手艺。”
“若论读书科举,我以为,将作监的这种发明创造,才更有意义。”
“这是真正可以做到造福万民的功绩。”
“这一生若是能够发明创造出来一样,和蒸汽机、发电机这般厉害、高大的东西,此生无憾!”
王玄策是真的发自于内心的憧憬。
陈平安点了点头。
看来,蒸汽机和发电机对王玄策的冲击很大,所以,他选择了将作监。
面试了之后。
这些人就开始上岗了。
先是在前面了解整个将作监的运作机制,从简单的流水线开始。
每天在工厂完成组装一些东西的同时,还要上课。
田季等人会给这些新来的工匠们上课,内容就是数学、物理等,特别是建模、比例尺等等。
一边给将作监打工,一边上课学习,一边了解整个将作监。
当然,核心的内容,肯定是要等到他们正式入职之后,才能讲解。
……
陈平安写好了明史。
又到了大明宫这里,交给了李世民。
从朱元璋立国之后,到皇太孙病逝、马皇后病逝、太子朱标病逝,还有洪武四大案。
最后,就是朱元璋驾崩。
李世民看完之后,又是久久不能释怀。
可以说,朱元璋的皇位真的是自己打下来的,算的上是得位比较正。
关键是明朝是推翻了蒙元之后,建立起来的王朝。
还有朱元璋的英明神武,以及他这位出身于草莽,最后坐在那个位置上,又是如何治理国家的。
这些对于李世民来说,都是非常的新鲜,也很有感触。
朱元璋可以说是真的站在了百姓们的角度上来治理国家,特别是对贪官污吏的惩处,那是非常严苛的。
同时,朱元璋又是一位真正圣明的帝王。
一个南北榜,当真是聪明之举。
李世民看了,都不免拍手叫好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人间帝王,还是没能把皇位很好地传承下去。
聪慧的皇太孙死了。
一手教导出来的皇太子也死了。
扶持起来的一个皇太孙,怕是镇不住这种场面吧?
李世民看出来了。
在朱元璋的最后时刻,出现削藩这种事儿。
朱允炆的身边就那几个文臣,虽然还有一个老将,但是朱允炆这皇太孙一看就相当于是赶鸭子上架。
“好一个洪武帝!”
李世民感慨了一下。
“出身草莽,却能推翻蒙元,建立大明王朝。”
“要胆识,有胆识,要野心,也有野心,要手段,也有手段,雷厉风行、粗中有细。”
“一个赵匡胤、一个朱元璋,当真是乱世之中的英雄也!”
陈平安道:“可惜,赵匡胤早早驾崩了,若是他活着,大宋可能也不至于背称之为弱宋。”
李世民却道:“这弱宋,乃宋徽宗、宋高宗之祸!”
“不过,若是一直往前,你说的也不错。”
“赵匡胤一直活着,皇位就不会传给赵光义,不会传给他,也就不会有宋徽宗、宋高宗两人。”
“不过嘛,这事儿谁也说不定。”
“赵匡胤的后辈们在面对辽国、金国、蒙古的时候,就能够坚守住中原之地。”
“蒙元铁骑还是太强了。”
陈平安点了点头,李世民说的和前世的一些网友说的差不多。
就算是没有完颜构。
赵宋想要抵御蒙元,守住中原,也不是那么好守的。
“陛下。”
“还有一事,不知道陛下可记得王玄策?”陈平安说道。
李世民想了想,说道:“我记得他应该是在贞观年间出使西域,然后合纵连横,有着一人灭一国的战绩?”
“是不是此人?”
陈平安回道:“陛下,是的,就是此人。”
李世民问道:“为何提及此人?”
陈平安回道:“陛下,这一次将作监招新,而招新的人员之中就有王玄策,他两天前已经完成了将作监的考核,如今就在前院学习呢。”
“此人有大才,不管是和史册上一样,成为外交官,成为大唐在番邦之地的代言人,又或者是治理一方,应该都不成问题。”
李世民思索片刻,回道:“还是让他在将作监吧。”
“他既然选择了将作监,就说明他如今对将作监更有兴趣。”
“既然此人聪慧,有大才,你倒是可以好生地培养一番,将作监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多一个人,也是多一份力。”
“将作监的一个新发明,就能够让大唐的盛世更稳固一份。”
“这外交官的人选也有好几位,治理一方也有不少人才,而能够进入将作监,并且能够学会你的那些知识和手艺的人,少之又少。”
李世民知道陈平安的来历,所以也知道陈平安那脑海里面涉及到的很多知识,必须要有人能够很好地继承下来,并且越多越好。
不管是陈平安,还是李世民,对于这事儿的看法都是一样的。
陈平安也和李世民说过,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会他脑子里面的那些先进的知识点。
要是有很多人学会了,并且还能根据所学,创造发明出来很多很多新的东西。
那对于大唐来说,不亚于打赢一场战争!
战争的影响力是一时的。
而某一个技术的突破,绝对是万世的!
李世民自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会陈平安的那些知识,那些手艺。
百年之后。
就能够出现很多很多个陈平安这样的人。
陈平安离开大明宫之后。
李世民又从箱子里面拿出来史册,从贞观元年到洪武年。
唐史、五代十国史、宋史、元史、明史,一共是二十多个书册,已经是很多字了。
恐怕,世人也不会想到,在这大明宫中,还有这样的史册。
要是千年之后的考古学家,从昭陵之中,发现了这些史册,看着正史,又看着昭陵中的这个史册,恐怕一时间也不知道谁是真的,谁是假的。
李世民再一次看起了唐史,从贞观二年之后就不一样了。
贞观二年的蝗灾,陈平安说过史册上描述比较严重,甚至是有着易子相食的情况出现。
而陈平安来了之后的贞观二年,这种现象就很少,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朝廷收购蝗虫,研磨成为了粉末,放进了糟糠之中,做成了窝窝头、馒头等,还制作成了饲料,养鱼、养鸡、养鸭等,又从突厥那边买了一些羊,还从其他地方买了粮食。
朝廷是拿出了最大的决心来赈灾。
李世民觉得能够有着那般大的决心,还是因为,他亲眼见到了陈平安从青铜门中掉下来。
“或许,从那一刻开始,这就是陈平安所说的平行时空。”李世民喃喃自语。
他已经把这手中的唐史当做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,不管是唐史,还是往后的宋史、明史。
这就是一个,让他了解另外一个时空的王朝历史。
让他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感悟,如何更好地治国理政。
“宋朝的两府制形成了文武分权的现象,又要集权、又要分权,核心思想又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,缺点就是这文人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,皇帝又多是仁义、柔弱之辈。”
“文人甚至是能逼迫帝王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,以至于皇权受到了约束。”
“朱元璋虽有文治武功,可是后来又是强化皇权,废除丞相和中书省;废除行省,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。
“以严猛治国,以重典驭臣下,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。
“屡兴大狱,追治‘奸党’;兴‘文·字·狱’,用锦衣卫设立诏狱,又行‘廷·杖’之制。”
“各有利弊,各有优劣。”
李世民在用唐史、宋史、明史这三朝历史作为对比,三个王朝的制度各有不同。
宋承唐制,但是却又有着比较大的改动。
比如这两府制,中书和枢密院一文一武,可是在枢密院的官吏却又都是文官。
大宋在战场上就没怎么赢过。
俗话说,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。
可是宋朝的武将不敢,这就算是不停军令,最后打赢了,也能被下旨降罪。
这般随意问罪,随意欺辱,却又想要武将守国。
最终结果就是亡国。
朱元璋似乎是看到了赵宋的软弱,故此废除了丞相,因为这种百官之首的存在,就是对他皇权最大的威胁。
就好是唐朝的李林甫,一人把持朝堂。
大唐乱不乱,李林甫说了算。
可是,朱元璋废除丞相、废除行省,却又没能继续完善,反倒是弄出来一个锦衣卫。
李世民觉得这种锦衣卫只能是双刃剑,并且,后患无穷。
这就相当于是武氏用酷吏,随便诬告,很容易出现陷害忠良的事情。
陈平安当年就说过,皇帝不能只通过朝堂的百官这么一个渠道来了解天下事。
开国之初还好,大臣们的忠心绝对没什么问题。
可是百年之后呢?
一朝天子一朝臣,不仅是天子换了,大臣们也换了。
若是天子喜欢天下太平,那么大臣们也就会迎合帝王,来一个报喜不报忧呢?
天下乱不乱,大臣们说了算。
皇帝必须要有很多渠道来了解天下事,知晓每一个地方,甚至是每一个县的情况。
这样一来,天下乱不乱,皇帝心中有数。